李小姐文秘專業(yè)畢業(yè),手中還握有英語六級證書,對找工作信心滿滿。幾經比較,她選中了某外資企業(yè)總經理秘書一職,投放簡歷后很快就收到了公司面試通知。為保證一舉成功,面試前她做了充分準備,把可能會問到的問題都想好了答案。面試時,她衣著得體,舉止大方,對答如流。眼看“勝利在望”,面試官讓她再交一份資料,李小姐打開漂亮的提包,里面各類資料、錢包、手機、面巾紙、化妝品亂作一團,幾經翻找,才將資料交給面試官。這份皺巴巴的資料,將面試官對李小姐的印象從100分降到了不及格。理由很簡單,一個連自己的提包都“弄不清爽”的秘書,如何能幫助總經理管好各種文件資料?就這樣一個不經意發(fā)現(xiàn)的細節(jié),讓李小姐與心儀的崗位失之交臂。
為什么面試后總是等不來被錄用的電話?為什么錄用的總是與自己條件不相上下的他……當應聘者在尋找應聘失敗的原因時,有一點不可忽視:“魔鬼藏在細節(jié)中”,而細節(jié)決定成敗。當新一輪的招聘工作開始時,對于剛剛走出校園的職場新人來說,掌握面試技巧,對提高面試成功率至關重要。而要掌握面試技巧,就不能不知道面試官對應聘者哪些表現(xiàn)最反感,以下是職場新人面對面試官時的“八戒”。
姍姍來遲
不管出于何種原因、應聘何種企業(yè),遲到都是求職面試的第一大忌。令人不解的是,就是這樣一個簡單要求,不少應聘者卻總是為自己尋找諸多借口,如堵車、路線不熟悉等。切記,當你喋喋不休在為自己的遲到尋找理由時,應聘其實已經結束,出局是自然結果。
不修邊幅
應聘者參加面試并不需要穿著名牌,但最起碼要保持衣著的干凈、整潔,外表看上去精神干練。得體的著裝不一定要靠名牌來支撐的,它并不能提高你的能力。因此著裝不要邋遢、不要太隨意,只要整潔得體就好,這樣才能幫助你給面試官留下一個美好的印象。另外,怎樣穿著也要視情況而定:政府機關、外企、民營企業(yè)……不同的企業(yè)有不同的要求,根據不同的情況決定穿著,才能萬無一失。
簡歷“注水”
既然是簡歷,就不要做得太復雜,一兩張a4紙足矣。另外,做簡歷也要因“企業(yè)”而異。國企、政府機關,他們大多喜歡履歷型簡歷,部分民營企業(yè)則喜歡精裝簡歷,而外企就比較青睞簡單明了的簡歷。只有根據不同類型的企業(yè)投遞不同類型的簡歷,才能為自己爭取到更多的機會。
另外,簡歷中提供的信息一定要實事求是,只要被人發(fā)現(xiàn)有一處作假,面試官就會覺得你處處作假。一個連誠實都做不到的人,企業(yè)憑什么信任你?切忌為了得到面試機會,就在簡歷上自我吹噓。畢竟面試官見多識廣閱人無數,應聘者的這些雕蟲小技,豈能逃過老法師的火眼金睛?
眼高于頂
無論你以前如何表現(xiàn)出色,作為職場新人,應聘者在真正的職場精英面前,也只能是個從零起步的“小人物”。而對那些剛剛跨出校門的大學畢業(yè)的求職者來說,學校只是個小圈子,學生時代有多么優(yōu)秀,獲得過多少獎勵,這都將成為過去。走入社會、步入職場,就意味著要從頭開始,要虛心向眾人學習。
曲意奉承
向面試官介紹自己時語言要流暢,回答問題要簡單明了,不要含含糊糊、東拉西扯地讓人摸不著頭腦。另外要注意的是,面試中不要急于套近乎,不顧場合地說“我認識你們單位的某某”、“我和某某是同學,關系很不錯”等等,不要以此顯示自信,好像這個崗位非你莫屬。其實主考官聽了這番話有時會適得其反:如果你說的那個人是他的頂頭上司,主考官會覺得你在以勢壓人;如果主考官與你所說的那個人關系不怎么好,甚至有矛盾,那么你這樣引出的結果很可能就是自我遭殃。
言辭閃爍
有的人一邊向用人單位表達要進入公司的渴望,一邊又暗示自己在等待考研的結果。可想而知,既然你給自己留了這么多的后路,那就應該不在乎被招聘企業(yè)的拒絕。沒有哪個公司愿意招一個隨時會走掉的人;再者,如果你對自己的人生沒有一個明確的目標,即便做好幾手準備,有可能會一頭都抓不著。
開口談錢
有些面試者一見面就急著關心待遇問題:你們可以給多少薪金?有午餐費嗎?電話費、車費報不報銷?這就會給面試官留下“工作還沒干就先提條件”的不好印象,而且會讓面試官對你產生“我們還不一定要聘你呢”的想法。
報酬不是不可以問,只是不要太著急。談論報酬待遇是應聘者的權利,無可厚非,關鍵是要看準時機和“火候”。一般在雙方已有初步聘用意向時,再委婉地提出來。如果是面試官主動提到薪酬、甚至追問你對薪酬的想法時,作為一個職場新人要考慮到,你還沒有足夠的能力為公司盈利的能力,相反倒可能是公司會花大把時間和金錢培養(yǎng)你,所以信口開河談工資,往往會反映出你的浮躁和沒有自知之明。另外,任何一家正規(guī)的大企業(yè)都有自己的薪酬福利體系,對職場新人而言只要“對號入座”即可,急著打聽酬勞福利,許多時候是多此一舉。
頻頻反問
例如面試官問:“關于工資,你的期望值是多少?”面試者可正面回答,如反問“你們打算出多少?”這樣的反問就很不禮貌,好像是在談判,很容易引起面試官的不快和敵視。
如果面試快要結束時,面試官問面試者:“請問你有什么問題要問我嗎?”如果求職者反問道:“請問你們公司的規(guī)模有多大?中外方的比例各是多少?請問你們董事會成員里中外方各有幾位?你們未來5年的發(fā)展規(guī)劃如何?”諸如此類的問題,說明應聘者沒有把自己的位置擺正,提出的問題已經超出了應聘者應當提問的范圍,使面試官產生了厭煩:你哪有這么多的問題?你是來求職的呢還是來調查情況的?
信息源:汕頭招聘網馬頭商標_www.rc3721.com